位于重慶市江津區的德感工業園(以下簡稱園區),是重慶市范圍內世界500強企業布局最密集的特色工業園之一,同時也是國家新型工業化(裝備制造)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綠色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工業園區。
日前,中國質量報記者在該園區采訪時了解到,該園區近年全面加強質量管理,自覺推動質量、創新、品牌這三個轉變,加快打造精品園區、建設工業新城。
質量之變:招商源頭保質以點帶面提質
“打造精品園區、建設工業新城,必須以質為本,堅持增量與質量相統一,堅持擴增量與提質量并重,把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才能適應新常態,實現現代化工業園區的健康發展。”德感工業園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該園區大力引導企業提升質量,掀起了一場全面加強質量管理的熱潮。
為了從源頭上控制質量,該園區在招商引資方面堅決杜絕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項目,實現了招商引資向擇商選資轉變。園區還在招商過程中設置了嚴格的“關口”,比如對入駐項目的生產工藝流程、污染治理實施、環境風險防范等情況進行實地考察、綜合考評;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在招商合同中把環境保護條列為重要條款,并對項目實行環境監督全程跟蹤;開展面對面咨詢活動,幫助企業解決節能減排等方面的技術問題。
同時,園區還通過開展質量月等活動,引導企業牢固樹立質量第一、以質取勝的發展理念,營造人人重視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良好氛圍。發揮優勢企業引領作用,以終端產品的質量控制標準帶動配套中小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升級和標準化生產,提升專業化分工協作水平和市場服務能力,確保了整個產業鏈各環節的質量水平。
在齒輪箱及減速器產業鏈中,重慶齒輪箱有限公司先進的質量標準和完善的質量體系帶動了下游50多家配套企業專業化分工集成,實現了產業鏈質量一體化控制,實現配套產值近50億元。
創新之變: 搭建服務平臺激發“江津創造”
重慶德馬變頻電機研發制造有限公司是江津區是一家專業生產一體化直驅風洞電機和一體化直驅風洞中空電機生產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其申請、受理的專利達100多項。該企業負責人告訴中國質量報記者,在專利申報過程中,園區的“專利特派員”主動上門服務,為企業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而專利特派員辦公室,則是一支由園區、區科委和專利中介機構共同組建的專業專利特派員隊伍,為園區企業提供專利申請、項目申報、科技投入等“一站式”服務。
2013年10月,該園區綠色裝備基地納入重慶市首批“121”科技支撐示范工程,園區以此為契機,積極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兩化融合”發展,通過整合行政審批權力下放、園區科技協會、博士后工作站、121科技支撐示范工程和專利特派員5大資源,全力打造國家級裝備檢測平臺,推動企業成立技術中心或與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培育了國家級裝備制造高新技術企業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有效專利600余件。
其中,重慶濰柴動力有限公司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建立了以高速機和中速機為核心的兩大產品技術平臺,突破了在海洋平臺動力領域主要被美國柴油機壟斷的局面,成為國內首家將自主品牌柴油機用于90m自升降海洋平臺的企業。其產品各項性能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并獲得了重慶市市長質量管理獎。
品牌之變: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聚增量
“品牌已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江津區質監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禾向中國質量報記者表示,基于區委、區政府對“抓園區必抓企業,抓企業必樹品牌”等一系列定位的認識和影響,德感工業園將提升質量、培育品牌視為園區發展的根基,區質監部門也分類別、有針對、有重點地對企業加強標準、計量、質量、認證等方面的幫扶和指導,構建名牌產品申報綠色通道,推動江津產品向江津品牌跨越。包括重慶市江津酒廠(集團)有限公司、江津米花糖有限責任公司在內的一大批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名揚一方的品牌。
另據介紹,該園區還積極引進大品牌、大項目,11家世界500強投資企業、5個全國知名糧油品牌相繼入駐。按照“大項目-產業鏈-產業基地”集群發展模式,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園區集聚,形成具有競爭力的大規模產業集群。
圍繞裝備制造產業,重點打造以重齒公司為龍頭的齒輪箱及減速器,以重慶濰柴為龍頭的內燃機,以江增、ABB為龍頭的增壓器,以賽迪重工為龍頭的冶金裝備和以北汽特車為龍頭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5大產業鏈,成為地方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圍繞糧油食品產業,“金龍魚”“福臨門”“魯花”“紅蜻蜓”“福達坊”5大糧油品牌在園區聚集,并形成了動植物油脂、方便食品、休閑食品、冷鏈食品等品牌食品加工生產集群。金江津白酒、玫瑰米花糖、江津釀造、橋頭火鍋調料等一批中華老字號企業借勢而上,將知名度越打越響,正推動“江津品牌”走出重慶,享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