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1日,歷時百天的“全民探尋重慶新名片”活動收官,江津區德感工業園糧油食品加工產業獲評重慶五大“特色產業新名片”之首。
自我市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以來,江津堅持把發展工業經濟作為首要任務,加快打造全市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江津區德感工業園依托長江黃金水道新引進山東魯花、武漢福達坊等一批糧油項目,聚集了“五桶油”,為重慶推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深度融合發展輸入了最新注腳。
“德感工業園是江津七大平臺之一、工業經濟發展主戰場,園區將深入貫徹落實‘一五七六’發展思路,全力打造‘國家級裝備制造業基地’、‘國家糧油食品加工基地’、‘重慶市重點臨港物流基地’。”江津區委常委、德感工業園區黨委書記張果說。
A、10平方公里建成區聚集11家世界500強、“五桶油”,具有“水公鐵”聯運優勢,具備打造“三大基地”的基礎條件
江津德感工業園的最大特點就是企業個頭大、品牌響、專業化程度高。
現在,江津德感工業園的建成區只有10平方公里,卻吸引了中船重工、中國兵裝、新興際華、瑞士ABB、新加坡豐益國際、中冶科工、中糧集團、三一重工、北汽集團、華電集團、中航工業等11個世界500強投資企業,每平方公里建成區就有1家世界500強,主要集中在裝備制造與糧油食品兩大主導產業。
在裝備制造業上,有中船重工重慶齒輪箱、江增船舶重工、瑞士ABB江津渦輪增壓器、濰柴集團重慶濰柴、中冶科工重慶賽迪、中國兵裝集團長風機器等一批蜚聲國內外的大型裝備骨干企業。園區相繼榮獲“國家新型工業化裝備制造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綠色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的命名。
在糧油食品加工業上,有益海嘉里重慶公司、中糧集團重慶糧油2家世界500強投資企業,以及全國最大的花生油生產企業山東魯花、全國排名第三的芝麻油生產企業武漢福達坊、重慶最大的食用油企業重糧集團,集聚了“金龍魚”、“福臨門”、 “魯花”、“紅蜻蜓”、“福達坊”五大糧油品牌。
另外,德感工業園內同時擁有國家級深水良港——蘭家沱港和成渝鐵路貨運站,并在蘭家沱港設有編組站和油罐船專用碼頭及油泵設施,在園區內就可實現“水公鐵”無縫聯運。
因此,德感工業園打造“三大基地”具有優越的基礎條件。
B、近兩年新引進北汽集團、耐世特、三一重工、山東魯花等一批“頂天立地”的重點項目,形成了打造“三大基地”的先發優勢
自我市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以來,德感工業園搶抓機遇,引進了北汽集團、耐世特、三一重工、山東魯花等一大批“塊頭大、分量足、前景好”的重點項目,并加快項目推進建設,使裝備制造與糧油食品加工產業的發展后勁得到進一步提升,形成了打造“三大基地”的先發優勢。
山東魯花年產6萬噸食用油加工、分裝項目于2013年9月28日簽約入駐,2014年7月竣工投產,用時僅僅9個月,實現了項目促建“魯花速度”。2014年,該項目實現工業產值1億元,全部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0億元。
北汽西南汽車生產基地項目于2013年10月16日簽約,2014年4月23日就實現開工建設,現正進行廠房基礎施工,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80億元。該項目終結了德感工業園沒有裝備終端產品的歷史,為園區新增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鏈條,并對壯大江津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推動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作用。
長風—耐世特項目于2014年1月13日簽約,現已完成廠房建設,預計今年4月投產。該項目由2家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兵裝集團和中航工業強強聯手投資興建,計劃投資3.2億元,建設年產100萬套中、高端汽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的研發、制造及銷售基地項目,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2億元以上。
……
2014年,德感工業園完成工業投資83億元,同比增長69%;全年工業建設項目達到96個,計劃投資280億元,預計產值達550億元,新開工項目25個,為歷年最多。按照這種推進速度,到2016年,可實現工業總產值600億元。
C、緊扣重慶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深度融合發展大局,打造城市發展新區的開放口岸與重要產業基地
德感工業園糧油食品加工產業集群之所以能在“全民探尋重慶新名片”活動中被評選重慶“特色產業新名片”,其主要原因不在于產業規模有多大,而是生動體現了重慶推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深度融合發展的時代特征。
德感工業園為什么能吸引這么的油脂巨頭扎堆于此?
一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需要。西南地區是食用油主銷區,隨著食用油市場競爭的加劇,在主銷區設立精煉和包裝工廠,縮短產銷時間與距離,成為油脂巨頭的必然選擇。
二是得天獨厚的長江航運。水運是食用油長途運輸的最佳方式,用專用油罐船將毛油從各原料基地或沿海初榨基地運到重慶,既能使毛油在運輸過程中始終保持適宜的溫度與質量,也大幅降低其運輸成本。
三是擁有國家級深水良港。德感工業園蘭家沱港能常年停靠5000噸級的船舶,該港建有油罐船專用碼頭和油泵等設施,這也是我市唯一擁有油罐船專用碼頭和油泵的港口,由此也成為大型油脂企業西南基地的首選之地。
由此可見,德感工業園具有融入全市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優勢和資源。從全國來看,重慶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Y”字形大通道的聯接點上,而擁有“水公鐵”聯運優勢德感工業園是重慶對外加強互聯互通的一個重要節點。從全市來看,江津位處城市發展新區,是未來工業化、城鎮化的主戰場,而德感工業園區也是江津重點打造的七大平臺之一。
因此,把德感工業園放在融入重慶推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深度融合發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和謀劃,積極作為、爭取主動、搶占先機是德感工業園打造“三大基地”的根本途徑。
D、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增量、提質、升級”,穩步提高發展的質量與效益
德感工業園管委會主任馮在文表示,園區將立足打造“三大基地”,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突出裝備制造、糧油食品加工兩大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增量,調整優化存量,穩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一是以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引導生產力布局優化和經濟結構調整。
在裝備制造業上,重點打造以重齒公司為龍頭的齒輪箱及減速器,以重慶濰柴為龍頭的內燃機,以瑞士ABB、江增船舶為龍頭的增壓器,以賽迪重工為龍頭的冶金裝備和以北汽集團為龍頭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五大產業鏈;在糧油食品加工業上,將以“五桶油”為龍頭,推動形成以動植物油脂、休閑食品、冷鏈食品、食用糖漿等加工生產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
此外,德感工業園依托蘭家沱港和成渝鐵路貨運站,規劃2平方公里的臨港物流產業園,重點引進集電子商務、現代倉儲、物流配送為一體的生產、流通企業,全力創建重慶市重點臨港物流基地。
二是以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創新驅動是德感工業園裝備制造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推動力。入駐園區的重慶德馬變頻電機研發制造有限公司不過是一個產值不到1億元的民營企業,卻先后獲得100多項國家專利,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體化直驅風洞電機和一體化直驅風洞中空電機生產商。
在德感工業園,類似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有20多家。據了解,該園共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省部級技術中心4個,有效專利600余件,中國名牌產品6個,中國馳名商標10件,重慶名牌產品21個。
下一步,德感工業園將整合“121”科技支撐示范工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級技術中心以及省部級技術中心的創新優勢,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兩化”融合發展,深化“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能力,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轉型升級,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內生動力。